木剑晓月--------www.mujian.bid 枯木逢春,一个人的江湖

开宝七年

开宝七年(974)闰十月,曹彬统领大军从江陵(今湖北荆州)出发,水陆并进,声势浩大,沿途击破了南唐水军的拦截,连克池州(今安徽贵池)芜湖(安徽芜湖)等沿江重镇,进抵采石矶(今安徽马鞍山)采石矶,江面平缓,是宋军预先选好的渡江突破口。原来,南唐池州有一个落魄的秀才,名叫樊若冰,他自视不凡,参加科举考试却铩羽而归,向乡亲们借贷也遭到了白眼,一怒之下,就北上开封投奔了宋朝。临走之前,樊若冰乘小船假装钓鱼,偷偷地用绳子把采石矶江段的宽窄、水深、水流等水文状况都进行了精心的测量,然后把这些重要的情报作为见面礼送给了宋太祖,还献策在采石用船只搭建浮桥,大军就可以顺利地渡过长江。

 

宋太祖如获至宝,当即采纳了樊若冰的建议,专门命人在朗州按他的设计,打造了上千条黄黑龙船,并准备了大量用来搭建索桥的竹绳索。到了大军南下的时候,宋军的工兵先在石牌口(今安徽怀宁)尝试扎好浮桥,再移到了采石矶。有了浮桥,宋朝大军如履平地,轻易地突破了长江天险采石矶,见证了大宋开国平定江南的荣光,一百八十多年后的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南宋名臣虞允文又在采石督师,打败了金主完颜亮的百万大军,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。采石矶真是大宋朝的福地。在水流湍急的长江上搭建浮桥,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。起初,李后主等南唐君臣都认为宋军此举如同儿戏,根本没有当回事。待宋军源源不断地从浮桥上杀过江来,南唐才慌了手脚,多次派兵试图摧毁浮桥,但都不能得手。

樊若冰为宋军立下了头功,宋朝封他做了池州知州,后来又升任江南转运使,统揽原南唐地区的财政大权。亲不亲,家乡人。但此人衣锦还乡之后,拼命地抬高江南的赋税标准,算是为当年的怀才不遇出了一口恶气。樊若冰的乡亲更痛恨他出卖家乡,于是把他家的祖坟都给铲了个干净。开宝八年(975)正月,宋军攻抵金陵城下,开始四面围攻金陵。金陵,自古就有虎踞龙盘的美誉,是一座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的名城。但自从被围困以来,四月,南唐常州(今江苏常州)失守;九月,南唐润州(今江苏镇江)守将又向宋朝和吴越联军投降;特别是在十月,南唐号称十万大军的水师主力,又在顺江东下,增援金陵的途中,在皖口(今安徽安庆)遭到了宋军的伏击,经过这一系列沉重的打击,金陵彻底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全军覆没。

 

绝境。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,李后主走投无路,只好派使团两次出使宋朝,希望能说明宋太祖收回成命,放南唐一条活路。使团的首席代表,名叫徐铉。此人是南唐最为博学和雄辩的大学者,他给《说文解字》作的注解,一直流传到了今天。徐铉第一次晋见宋太祖,就在宋朝大殿之上,大声向宋太祖喊道:“李煜无罪,陛下师出无名!并反复辩解说:“李煜以小事大,就像儿子侍奉父亲,从来都没有过失,陛下为何还要加兵南唐?宋太祖冷不丁地打断了徐铉的话,喝道:“大宋和南唐,既然是父子一家人,哪里有父子俩分两家吃饭的道理!

 

这是一句大白话,但也是一句大实话,徐铉当场无言以对。徐铉第二次晋见的时候,又和宋太祖一连辩论了四五个回合。宋太祖最后不耐烦了,拿出了军头的蛮劲,他手按佩剑,杀气腾腾地说:“你不要再多说了!南唐哪有什么罪过呢?但天下一家,我的卧榻之侧,岂能再容他人鼾睡!李后主和徐铉确实都是书生,战争本来就是长枪大剑发言的领域,本来就是强者为上,胜者通吃,弱肉强食。磨嘴皮子辩论战争的是非曲直,除了自取其辱,又能有什么实际意义呢?十一月二十七日,金陵陷落,南唐灭亡。宋朝得到了十九个州,三个军,一百零八个县。李后主倒是不失书生本色。尽管宋军蜂拥进城,他依然若无其事地在填着一首《临江仙》词:樱桃落尽春归去,蝶翻轻粉双飞。子规啼月小楼西。画帘珠箔,惆怅卷金泥。门巷寂寥人去后,望残烟草低迷。炉香间袅凤凰儿。空持罗带,回首恨依依。

 

当他被迫离开金陵的时候,李后主又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《破阵子》: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琼枝作烟罗,几曾识干戈。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消磨。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。金陵,也是宋朝大政治家王安石归隐的地方,晚年的王安石,骑着一头小毛驴,走遍了金陵的山山水水,他感慨虎踞龙盘的风风雨雨,写下了一首有名的《金陵怀古》诗:霸祖自身取二江,子孙多以百城降。豪华尽出成功后,逸乐安知与祸双?东府旧基留佛刹,后庭余唱落舡窗黍离麦秀从来事,且置兴亡共酒缸。豪华尽出成功后,逸乐安知与祸双?一句话,道尽了南唐的成败,也道尽了后来宋朝的兴亡,更道尽了历朝历代勃兴忽亡的关键所在开宝九年(976)正月,李后主被押送到了开封,宋太祖倒没有太为难他,让他做了个右千牛卫上将军的官,封他为违命侯。宋太宗上台后,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就在七夕佳节这一天,李煜病死在开封,享年四十二岁。七月初七,也是李后主的生日。


作者:木剑晓月 分类:原创资料 浏览:1834 评论:0
留言列表
发表评论
来宾的头像